首页

黑冰s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4 21:21:57 作者:渥太华华人文艺团体献艺加拿大“首都音乐大奖”颁奖礼 浏览量:92795

  中新网无锡9月18日电(记者 孙权)18日,纪念唐翔千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无锡)在江苏无锡举行。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英年深情回顾父亲唐翔千的奋斗历程,并表达对家乡人民的感谢。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英年深情回顾父亲唐翔千的奋斗历程。孙权 摄

  唐翔千1923年出生于无锡羊尖镇严家桥,逝世于2018年,是香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工业的振兴与发展,与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休戚与共,其实业报国、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引领着后辈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无锡近代工业发展曾雄踞鳌头。那个时代工业崛起的萌芽中,有我们唐家先祖的一缕叶脉;工业创新的业绩中,有着长辈们可圈可点的印记。无锡的近、现代教育事业中,也有着我们唐家几代人,特别是父亲的一片深情厚谊。”回顾父亲唐翔千及先辈的奋斗历程,唐英年由衷地感佩。

  唐翔千一生致力于教育兴邦、慈善助民,是桑梓情深的爱乡典范。从20世纪90年代资助修建崇安寺小学教学楼开始,到资助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提升办学,到在江南大学合办“江南大学君远学院”,再到设立无锡市唐翔千卓越工程师奖等,唐翔千在无锡捐资兴教的金额超过亿元。

  座谈会现场,唐英年感谢家乡人民用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把严家桥建设得如此美丽、充满生机和活力。“刚才我们亲友团到严家桥祭奠父亲,参观长辈们捐助过的严家桥小学,和我们基金会捐建的唐苑及贤德广场,活动简朴而温馨。今天,这里已建成传统古村落保护地,乡村发展示范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层基地。因这里镌刻着唐家几代人的拼搏成果和拳拳爱心,让我们唐家后人发自内心的自豪。”

“严家桥乡村文化建设基金”捐赠协议签约仪式。孙权 摄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严家桥乡村文化建设基金”捐赠协议签约仪式,唐苑、贤德广场揭牌仪式,《觅-唐氏家族可持续发展基因》画册赠送仪式。

  座谈会前,唐英年携家人来到无锡羊尖镇严家桥村唐氏故居唐苑寻根。“陪着母亲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走过景溪亭、梓良桥,在给父亲铜像献花的瞬间,仿佛又一次听到父亲操着吴侬软语在说话,仿佛又一次陪着父亲走完漫漫人生,见证父亲‘爱国爱港、唯实勤勉、守正创新、共享普惠、力鼎教育’的不平凡一生。父亲的音容笑貌、辛劳背影、跋涉足迹、儒雅风范以及对我们这些后辈的严教慈爱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唐英年说。

  本次座谈会由无锡市政协、中共无锡市委统战部、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共锡山区委、锡山区人民政府承办,邀请苏港两地多方代表参加。(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倡议”

理解山西丨长城一号公路串起的不止古建文物,还有一种坚持

本次展览除了礼服,也展览女性胸衣和裙撑以及各种服饰配件。其中由丝绸、亚麻、皮革和鲸骨制成的紧身胸衣展现了18世纪法国女性对于身材的审美取向,绣有唯美情话的吊带袜和精致小巧的丝绸鞋,也体现了贵族女性的浪漫一面。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 期货赋能中国聚酯产业“链”上发力

浪潮智慧科技华南中心负责人龙强表示,“低空经济将逐步从专业应用走向普通民众,实现各行各业的综合应用。如今地面交通和高空交通相对完善,低空经济无疑将成为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应急救援、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应用,低空经济也都将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该集团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不断优化机器学习算法,赋能低空与行业大数据应用,提升低空经济的智能化程度,促进低空经济与传统行业不断融合。

工资到手仅剩一半 暑期工用工乱象为何不断?

过去一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常委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二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依法履职的基本功;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是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大各项工作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与人民同心同向;五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六是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法治保障。

特斯拉裁员更多细节曝光,中国裁员比例不止10%

据悉,本届论坛设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建设、微生态与细菌感染、真菌与结核感染和微生物分子诊断四个专题,18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逾300名专家线下出席论坛,万余人线上参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